浩瀚美文网

如何写读后感(通用11篇)

点击全文阅读

读后感作文怎么写(精彩6篇)推荐度: 读后感怎么写【精选4篇】推荐度: 读后感怎么写【精彩7篇】推荐度: 读后感怎么写(6篇)推荐度: 怎么写作文800字5篇读后感(精选4篇)推荐度: 热点范文

读后感的意思就说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的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以下是爱岗的小编给大家收集的如何写读后感(通用11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写读后感 篇一

关键词:教学;写作;读书

我在十几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针对学生的写作教学,积累了一些浅薄的经验,且抛砖引玉,与大家分享吧。

一、多读书,多积累,多练笔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心中有积淀、胸中有素材、腹中有文脉,才能写出好文章。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学生的写作之所以空洞无物、语言干瘪,面目可憎,就是因为没有积累、缺乏有益的素材。多读书、读好书,就是增加学生积累有效素材的一条捷径。“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其实说的都是读书积累对于写作的重要性。

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养成好读书的优良习惯,平日里重视积累好词妙句、摘抄优美文段,好的文章甚至要求背诵下来。每个学生腹中起码有几篇好文章,各种文体的作文都知道如何下笔去写,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组织文章结构,如何表达文章主题,各种吸引眼球的新颖形式――从文章内容到文章结构,题记、小标题、后记等等,时常让学生尝尝鲜!

我们做语文老师的,不要嫌烦人,要常督导常嘱咐,常批常改找问题,常改常批促提高!为有雄心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写作不是大难题,师生协作可攻关!

二、多观察,多思考,多感悟

多读多练是一个方面,读书要活,还要读不一样的“书”。要读社会、读人生、读世情、读生活。生活是一切知识的源头,生活是一切创作的源头。社会人生多体察,生活世情多感悟。只要做个有心人,多观察周围的事情,都有令人心动的瞬间。所以,我还常常提醒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用心思考、真心感悟生活,留意身边的任何事,从社会中汲取原始素材,学会鉴赏美丑、善恶、人生世态。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持之以恒,做生活的有心人,做勤劳的小蜜蜂,多读书、多积累、多练笔,多观察、多思考、多感悟,一定能激发出学生对作文写作的浓厚兴趣,培养出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读后感格式模板 篇二

玛蒂尔德是一位漂亮的女子,她的丈夫是一个普通的小职员。她虽然地位低下,却迷恋豪华的贵族生活,为了出席一次盛大的晚会,她用丈夫积攒下的400法郎做了一件礼服,还从好友那里借来一串美丽的项链。在部长家的晚会上,玛蒂尔德以她超群的风姿出尽了风头,她的虚荣心由此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可她竟然把借来的项链丢失了,在这种情况下,她只有隐瞒着好友,慢慢来赔偿。从此,夫妇俩度过了10年节衣缩食的生活。在这艰难的积攒过程中,玛蒂尔德的手变得粗糙了,容颜也衰老了。后来,她偶然得知了她丢失的那条项链不过是一条价格低廉的人造钻石项链,而她赔偿的却是一挂真钻石项链。就这样玛蒂尔德白白辛苦了10年。

故事讲述了小公务员的妻子玛蒂尔德为参加一次晚会,向朋友借了一串钻石项链,来炫耀自己的美丽。不料,项链在回家途中不慎丢失。她只得借钱买了新项链还给朋友。为了偿还债务,她节衣缩食,为别人打短工,整整劳苦了十年。最后,得知所借的项链原是一串假钻石项链。

《项链》中,读者一旦进入其中,心思便会随着玛蒂尔德的感情而跌宕起伏,这种变化同时会引导读者的思维判断,既对主人公的遭遇感到深切的同情,又觉得那样的结局是理所当然。在《项链》中,莫泊桑依旧是站在小资产阶级的立场上,用他们的心理去叙述他们的日常生活,又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他们独有的虚荣心。

小说发人深省之处是让我们目睹了污浊,虚假,拜金的社会中的一颗金子般的心,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

玛蒂尔德是不幸的,她不幸在于不能盼自己得不到的东西而白白地增加烦恼,

同时她是幸运的人,残酷的现实让她清醒,生活不只是云里雾里的幻想,更多是脚踏实地一步步的走过。

推荐这本书,同时也是希望我们都能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路,千万不要一步错,步步错。

小学生读后感怎么写 篇三

一、用心观察,从看图写起

在学生一年级的时候,我就开始教学生如何用心观察图片,看图说话,怎么把图中的内容说清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干了什么。我不要求学生能说多少句话,或说得有多好,我只要求学生要说清楚,把自己看到的、观察到的、想到的内容,有条理地说清楚,用一句话或两句话写下来。看图写话是我在一、二年级中重点抓的内容,从说清楚到写清楚,从交代清楚基本的内容,即三要素,到能用一些形容词、修饰性的词语去说去写。

在这个过程中,以一幅幅图画作为材料,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是丰富语言积累的好方法,也是学生学习作文的第一步。从看图中,让学生学习写人、记事、写景、写状物、写想象,从而教好“看图说话”和“看图写话”这两大关键环节,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及表达能力。

在一句话中,学生要学习找出关键内容,说清楚关键信息,再到培养孩子用两句话、三句话,甚至更多的句子或段落去描写,从而为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积累,打开写作的大门

在过去,常常听家里长辈说:“肚子里没点墨水,怎么写得出东西?要想写出好文章,还是要多读书,你不看,怎么写?”我觉得他们说得真好,没有积累足够多、足够好的词汇和句子,又如何写出自己的好文章。所以,写作要从文字积累开始。

我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求孩子多背四字词语、好词好句。二年级开始,则要求学生学习使用好词好句,学习使用比喻句、拟人句,使自己说的话、写的话更生动有趣。三年级开始,学生要开始学习模仿别人的写作顺序和方法,使用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写作方法,去写清楚,写细致,写好文章。在这个过程中,积累变得尤其重要。所以孩子手中,都会有一本摘抄本,或好词好句积累集,还有一个观察本,观察生活中自己身边的人、事、景,甚至是天气的变化,观察所有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为写作积累素材。

每节课的课堂,是我训练的另外一个重要场所。说话,是一种积累,多给孩子说的机会,特别是上课的时候,我会鼓励他们自由发表意见,要使用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句,不要求说得多么优美,尽量贴近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的课文就可以了。

日记是一种很好的写作训练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积累。我告诉孩子们:所谓写话就是把自己说过的话记录下来而已,只不过我们换了一种方式,把说的内容变成写的,用文字表达我们所说的话。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说话与写句能力就会有所提高。写话,就是用笔说话,用笔说话和用嘴说话一样,你想说什么,笔下就写什么,你想说多少,笔下就写多少。你的经历,你的观察,你的发现,你的喜、怒、哀、乐,都可以写出来和朋友们分享。只要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真实地表达出来,意思表达得清楚、完整,就算只有一句话,也是值得表扬的。

三、读写不分家

读书百遍,其意自现。只有理解了文字内容、文章的意思,方能把别人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为自己所用。因此,我每天给学生规定一个固定的阅读时间。多读,读多了,学生写起来自然就比较顺手。

在读的过程中,我让学生观察文段的特点,如段落开头空两格,有几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观察文章的内容,如每篇文章或一段话的第一句会明确写清楚什么,什么时间、谁、在哪儿、干什么。通过仔细观察,展开想象,学生就能发现什么必须详细写,什么可以简单交代。所谓“详细写”,就是能写出人物间的对话,人物具体是怎么做的,并能够用上恰当的动词。在观察中,学生还学会正确使用“,”“。”“?”“!”等常见的、常用的标点符号,也能写通顺句子,然后做到在写话中不丢字,不多字,学过的字必须写字,没有学过的字,就写拼音。

同学们在读了无数遍课文,在和别的课外书做了比较,在读书中慢慢理解和积累了句子,就会慢慢地学会使用形容词、比喻句、拟人句等。在写作上,学生就不会感到害怕,也不会拒绝,甚至会爱上写作。

四、仿写,开始写作的道路

写作就是从模仿别人的写作方式、方法开始,慢慢融入了自己的生活体会和感悟,从而悟出自己的写作内容、风格,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之路,能独创一枝的方能成为大家。虽然,我不会要求学生成为写作能手、写作大家,但模仿是所有孩子进入写作的最好方式。

低年级学生,刚刚跨入写作的门槛,看图写话就是低年级写作的重点,也是难点。我发现通过长时间的教学,通过不断的积累和阅读,当学生们正式开启写作之路时,将会轻松很多。我只需要让学生仔细观察和仔细推敲,去写出自己要说的话;再要求学生找出要素,按照要素去写话,要求把关键内容交代清楚,如:谁在哪里做了什么,怎么做,做得怎么样,为什么要这么做等。然后再让学生,学习别人怎么把话写得具体,写得生动有趣。同学们就会把他们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用上,甚至把电视中、动画片里学到的一些可爱的话恰当地用上,让人读了感到很有创意。如有学生写小猫抓鱼的过程,是这样描述的:

有一只小花猫,看到一个鱼缸里面有一条金鱼。它想来想去:怎么能吃到这条金鱼呢?小花猫伸出猫爪在鱼缸里抓鱼。小金鱼游得非常快,就像一道红色的闪电。小花猫怎么也抓不到它,于是,它急得满头大汗。小花猫抓抓脑袋想出了一个办法。它对小金鱼说:“你游泳的技术真棒,可是你会跳吗?”小鱼得意地说:“我当然会跳啦!”“那你跳几下给我看看,我就不吃你了。”小花猫刚说完,小金鱼就跳了起来,水花溅了一地。小花猫看准时机,在空中抓住了小鱼,塞进了嘴里。小花猫闭上眼睛,舔着嘴巴,得意洋洋地走开了。可怜的小鱼,到死也没明白,它被骗了,真是可怜。这真是条笨鱼!

这样的习作是很有趣的。因此在模仿中,我会要求学生注意重点观察别人是怎么按顺序写的,只有按顺序写了,才能使你的表达有序,而不是杂乱无章。在写景时,我们可以按照从前到后、从后到前、从左到右或者从右到左的顺序观察,并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描写。这样,你的表达就显得条理清晰。我们的课文通常是怎么介绍的?为什么会这样介绍呢?我们能否用另一种方式呢?我要求的模仿也是要学会变通的,能做出改变的,能详略得当地描写,才能使作文更@张力,有所侧重。

小学生读后感怎么写 篇四

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想一想,你所在的学校有过这样的事吗?这篇课文的题目取得很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可课文里却要叫“失物”,为什么要这么叫呢?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呢?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也许这些问题可以成为学习这篇课文的线索。

二、学习目标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

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四、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理解这篇课文的题目取得很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可课文里却要叫“失物”。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理解课题:

1.出示课题:失物招领

学生齐读课题

2.小朋友,什么叫失物?(丢失的物品)

3.什么叫失物招领?(学生再次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4.简单理清学生提出的问题。 (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呢?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

(二)、初读课文

1.多媒体出示画面并配乐朗读课文,这些“失物”是什么?(小朋友丢的垃圾)

2.小朋友丢的垃圾怎么会变成失物呢?让我们一起到植物园去看看吧。

(三)自学课文

1.学生自由读:先读准字音,学习读好轻声音节;标好小节。

2.检查自学情况:.

(1)多媒体出示由带读字和生字组成的词语。(学生自由读——抽个别读——同桌互读)

(2)哪些读音要特别注意?

如:⒈注意读准翘舌音声母的字:失、专、准、双;后鼻音韵母的字:同、工。

(3)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4)课文共有几小节?比比谁读得正确。一人读一段,一行一行地开火车读,如果前一人读错了,后一人将此段再读一遍。

(四)讲读课文(1-2)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一年级的学生去植物园参观。)

教学生字“级观”( 生字“同”在上册已学过)

2. 齐读第一自然段。

3. 同学们在植物园里搞了哪些活动呢?抽个别读第二自然段。

(听工人爷爷介绍每一种花草树木)

教学认字“围”生字“专”重点指导书写笔顺。(教学时可让学生自主选择当小老师进行)

4.齐读(1-2)自然段

(五)巩固练习

1.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

2.口头组词:

先( ) 工( ) 去( ) 奶( )

失( ) 江( ) 专( ) 级( )

1. 写字指导:“专”字第三笔是竖折折,不能拆为两笔,书写时,要把竖写得向左斜一点。

(六)作业

自由读课文2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由带读字和生字组成的词语。(开火车读)

用 “同 级 工”扩词

2.读(1-2)自然段。

(二)讲读(3—8)自然段

1.当同学们参观完植物园,准备回家时,唐老师说了什么话?请用“----“划下来(学生自由读(4—8)自然段)

2. 出示唐老师的话:

唐老师是用怎样的语气说的?(解释“严肃”)在什么情况下老师会严肃地说话?

试着用严肃的语气读唐老师的话。(自由读——抽个别读——教师范读——-齐读)

3.小组合作学习:再读(5—8)自然段,边读边想边议:到底有没有同学丢失东西?“失物招领”中的“失物”本来是指什么?在本课是指的什么?

4.小组交流汇报。

(同学们确实丢失了东西,他们丢失的是随手丢在草地上的垃圾。)并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5.小组再次合作学习: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呢?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

7.小组交流汇报:

(他们一个个跑到唐老师面前,领回了自己的失物,向不远处的果皮箱走去。)

6.唐老师和张爷爷互相望望为什么会“发出了会心的微笑”?“会心”是什么意思?想一想当时唐老师和张爷爷会怎么想,又会怎么说?

7. 自由读3—8自然段。练习读得流利、有感情,注意体会轻声的读法。

8.分小组读3—8自然段。

(三)复习生字词

1.教学生字“才、队” 认字“准、备、请、双 各”

2.写字指导。“队”字的指导应把重点放在双耳旁的写法上,要强调“耳朵”高而小,以便给右边“人”字的撇留出空来;

(四)作业实践活动

找“失物”。找一找在自己的校园内或住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就将他们扔到果皮箱里。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新词

1.认读生字卡片。

2.听写词语。

3.出示课后“读读比比”

(1) 读一组,比一组。读,积累词汇;比,区分每一组字。

(2) 可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读读比比,再在全班读读比比。最好能借助课件或卡片,帮助学生找出每组字的不同之处。

(3) 再进行口头组词。

4.用“准备”进行口头造句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朗读全文,边读边想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回家后将这件事说给家人或朋友听。

2.说说你在平时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如果有今后应该怎样做?

3.再读课题,解释课题。

4.汇报交流上节课的实践作业,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三)总结谈话

保护环境,要从身边做起,要从小事做起,学了这篇课文你今后打算怎样做?

板书:

读后感的写法范文 篇五

关键词:读写;教学;结合;模式

读写结合这一教育模式在中国由来已久,唐朝时就有相关记述和思想。近代,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曾对读写结合教学有过如下论述。他主张,阅读是接受的过程,写作是创造的过程,阅读可以为写作累积经验和素材,而写作则可以阐明通过阅读得到的体悟,两者相辅相成、联系密切。新课程改革后,学者们又继续深入挖掘了读写结合的教学理论,讲究将“读”与“写”有机地联系起来。就目前来看,读写结合教学能在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提升写作表达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实施后,学生提升了语文综合学习能力,对教师的配合度也显著增高,这又反哺了课堂教学,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授课水平和教学质量,是一种良性循环。因此,在授课中,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非常重要也很有必要。

1 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对读写结合认识不够

作为教学的主体,小学生还不成熟,没有形成更系统的理念认知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小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相关”的理念没有形成强烈的认同感。他们普遍认为,阅读和写作两者之间几乎没有关系。缺乏主观认同,学生便很难在课堂上积极配合教师的读写结合教学,导致读写结合教学模式难以达到预期的收效。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小学生主观能动性较差,很难将教师教授的读写结合迁移到自主阅读和自主学习中,教师往往也很难干涉学生的独立阅读过程。方法和理论如果不能根植在实践之中,是很难生根发芽、形成自觉、养成意识的。

1.2 读写结合教学方法应用不当

目前我国的教育模式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家长也普遍以成绩要求学生,这导致了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总是不自觉地将应试要求作为教学重点。因此,不少教师认为,读写结合于应试毫无帮助,也不是主要考点,在教学中便放松了对读写结合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备课、上课环节,教师都不会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读写结合上,对读写结合训练的频次与反馈方法都不甚掌握,也就难以达到读写结合的教育目的和效果。其次,教师对教材的编排层次认知不足,往往不注重课与课之间的联系。目前教材的编排大都以单元模式进行,每一单元都有其相应的教学要求和期望,事实上,读写结合可以任意应用在任意单元,在作文教学时有意识地与单元中的课文联系起来,就是一种易于实行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了。第三,教师对“以写促读”的理念认知不够。相较于“以读促写”,即通过阅读来积累写作素材和观点,“以写促读”显然更难以理解和把控,教师对这个问题的认知不够,也就无法明确如何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来进行相关训练。

2 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

2.1 积累语句素材

读写结合教学伊始,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积累一些优美动人的词句并进行模仿写作,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将阅读过程中累积的素材,用自己的话写入作文里。例如,在《珍珠鸟》这篇课文里,既有描写、抒情等写作手法,也有拟人的修辞手法。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对这些句子进行改写且不能改变原本的语义。再让学生用相似的写作手法进行仿写,最后再用比喻、记叙等其他手法進行扩写,这样不仅实现了语句素材的积累,也掌握了基本的写作方法和修辞手法。

2.2 提升情感理解

写作的最终目的是表达作者感情,每篇课文里都融入了作者的情感,才能读之动人。在进行读写结合教学时,也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并将自己的所感所想注入作文中。如课文《匆匆》中,主要通过大量的排比句和反问句来重点突出情感,文笔优美、情感真挚,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易逝、珍惜当下的感悟。在阅读学习完本篇课文之后,教师自然可以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思考,时间过得到底快还是慢?作者为什么不舍时光飞逝?通过课文感悟、教师启发及学生小组讨论等环节后,再指导学生采用相似的方法进行仿写,仿写时则务必做到是“有感而发”。最后,通过自身情感由“启”到“发”的过程,学生自然而然能更深刻地理解作者在文中赋予的情感,阅读理解能力也就伴随着写作能力一并提升了。

2.3 融入现实生活

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这可以让学生有更加直观地理解和体悟。如在学习了关于“四季”的课文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回想一下,他最喜欢哪个季节,四季的代表性植物是什么,又或者在某个季节中发生了哪些令人难忘的事等等。学生乐于与人分享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在互相讨论中,学习兴趣自然能得到相应的提升。这时,教师再为学生布置相应的作业,年级低时可以以说话为主,年级高则可以让学生根据讨论结果,收集相关素材再进行写作。久而久之,学生在写作时明白了该从哪里获取素材,哪些素材又更为生动实用,下笔时也便不会太过困难了。

3 结语

小学生普遍对写作和阅读兴趣不高,但这些教学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是一种好的教学方式,教师应有意识地加以运用,认真设计好科学的教学环节,逐步引导学生增强相关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最终达到全面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效果。

参考文献

读后感格式模板 篇六

每一次翻开床头的那一本书《呐喊》,都仿佛能听到,从记忆深处,涌出的一声呼唤,这是鲁迅先生对于吃人社会制度的控诉,更是他笔下,那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对命运的拷问

听,跪在香炉前,像个木偶人的闰土,再追问,为什么她的生活总是哭,明明已经无数次的向神明祈祷,无数次的许下心愿,可是生活的境遇,不但没有改善,反而越来越糟。

听,凝视着小栓满是皱纹的额头,老栓还在喃喃自语,为什么人血馒头,没有挽回小栓的生命。反而让他早早的天人永隔。

听,囚车里的阿Q的豪言壮语已经停歇,但他始终也想不明白,这一次,他的精神胜利法,为什么不能给他带来丝毫的安慰,为什么尚未出口的救命,竟成了他与世界的诀别。

听,还有那孔乙己垂死的呼唤,1V先生无休止的抱怨,狂人,救救孩子的呼唤。如泣如诉,声声不绝。

或许,鲁迅先生正是听到这一声哭诉,是抱怨,又似疑虑的呼喊。才决定以自己的笔来唤醒就中国那一个个半睡半醒的灵魂,所以才有了这一篇篇犀利狠辣的经典之作,所以我们才可以在中国这头雄狮已经完全觉醒的今天,领略鲁迅那一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爱国,爱民之情。

读后感格式模板 篇七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叫《目送》的书,这本书是台湾女作家龙应台的作品,拿起书看到书名时不免有些疑惑,起“目送”这个名字,是不是送人离别啊?带着这个疑问,我读了这本书。

记得一个雨天的下午,我因为没带伞而感到一阵不安,这可怎么办?这样淋回家可不行啊,伴着焦虑放学了,先和同学打一把伞吧,刚出了校门,就看见了奶奶小小的身躯在人群中踮着脚尖张望着,我赶紧跑到奶奶身边,就这样,我和奶奶打着一把伞回到了家,把我送到家门口,奶奶说:“好了,你到家我就放心了,我得赶紧回去给爷爷做饭了。”之前,奶奶在我的印象中总是有用不完的力气,使不完的劲儿,总是干劲十足的,感觉做什么事情都是那么的有活力。可就当奶奶转身离开的那一刹那,我发现奶奶老了,头发白了,身子骨远不如原来了,我就这么看着她远行的背影,她的脚步伴随着雨声渐渐模糊了,渐渐消失了……奶奶老了,她真的老了。

小学生读后感怎么写 篇八

[关键词]精品化练笔;情感化练笔;补白式练笔;读写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5-0063-03

[作者简介]许伟(1975―),女,江苏响水人,本科,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小尖中心小学教师,小学高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实施的建议是: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加强平时练笔指导;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联系,善于将读和写、读和说结合起来,相互促进。依据新课标理念精神,随文练笔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精品化练笔,在典型构段处模仿写话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比较典型的构段方式,这些构段方式十分有利于学生练笔。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读写结合,为学生的练笔提供有利的条件。

例如:《莫高窟》的教学过程(片段)。

师: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莫高窟的彩塑,请大家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这些彩塑给你的整体印象是什么。

生:这些彩塑给我的整体感觉就是: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师:文中是怎样细致描写这些彩塑的呢?请把描写它的句子画出来,并读一读。

(生读“有慈眉善目的菩萨”)

师:想一想,怎样能把慈眉善目的感觉读出来呢?注意一下表情、动作,再试试。

(生入情入境表演读)

师:很好,那么对于“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雄壮勇猛的力士”,你能用刚才读的方法把“威风凛凛”和“雄壮勇猛”的感觉读出来吗?

(生自由读)

(师指名读、评价)

师:在这些彩塑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哪一尊?请把它找出来,读一读,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描写它的?

生:这句话写了这尊佛有16米长,还描写了它的动作神态。

师:哇,16米,相当于5层楼那么高了,你看作者写得多具体呀!看到这一尊尊佛像,游人有什么反应?

生: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师: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莫高窟的彩塑,知道了这些彩塑给我们的整体印象是什么,也明白了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彩塑的,以及游人看到这些彩塑后有什么反应,那么你们能不能仿照这种写作方法写一段话呢?

生:能。

师:那好,在我们初读课文时,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中还写了莫高窟的一些帛画、刺绣、铜像等。但是文中没有细写,下面请大家运用刚才学到的写作方法加上自己的想象写一段话,可以写铜像,也可以写帛画、刺绣等。

例:莫高窟里的铜像也有很多。这些铜像[CD#4],[CD#4]。有[CD#4],有[CD#4],还有[CD#4]。其中有[CD#4],[CD#4]。看到[CD#4],[CD#4]。

《莫高窟》的第二自然段是一个非常有写作特色的片段,它主要采取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点面结合的写作技巧以及排比等修辞手法把莫高窟的彩塑写得惟妙惟肖。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读写结合,顺利实现了阅读教学“由扶到放”的过程,尤其是例子的设计可以让学生能够快速进入练笔环节。这种设计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掌握,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二、情感化练笔,在情感共鸣处拓展写话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个对话的过程离不开师生与文本之间的思想碰撞和情感共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这个情感共鸣的最佳时期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例如:《船长》的教学过程(片段)。

师:正是因为有着哈尔威这样经验丰富的船长,才使船上的60人得救了,此时此刻,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哈尔威船长自己为什么不走,他为什么要放弃自救的机会?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谁能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哈尔威抱定了与轮船共存亡的决心。

生:因为他是船长,一切都需要指挥,如果他离开了,现场肯定会乱得很,不利于船上的人安全脱险。

生:他为了乘客宁愿牺牲自己。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诺曼底号承载着船长一生的追求,在危险来临时,他时刻牢记自己船长的职责:组织乘客安全脱险,唯独没有考虑他自己,此时此刻,面对着这无情的大海,望着哈尔威船长逐渐消失的身影,如果你是船上的一员,你会想些什么,想对船长说些什么呢?请大家任选一种自己喜欢的人物,写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如果你是史莱芒,你想对船长说;

如果你是获救的妇女,你会对船长说;

如果你是被救的儿童,你会对船长说。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从学生对文中人物的情感共鸣处引导学生写话,可以有效触动学生的情感,这时学生的思维会如泉涌,写起来也会显得更加得心应手。这个练笔的过程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习作能力,而且在练笔的过程中学生对船长的感性认识也得到了升华,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补白式练笔,在文本空白处想象写话

在语文教材中,作者常常运用一些“空白”艺术,把一些内容留给读者想象。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独具一双“慧眼”充分利用作者这种“笔所未到,意有所指”之处,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及时对课文“补白”,可以让学生真正进入文本所要表达的内心世界,体会文章情感。

例如:《半截蜡烛》的教学过程(片段)。

师:大儿子想把烛台转移出去,受到了德军的阻拦,蜡烛在慢慢地燃烧着,这对于他们一家三口来说到了什么时刻?

生:气氛最紧张的时刻。

师: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生: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师:你能不能把这种紧张的感觉读得再浓一点?你读得很流利,但是紧张的味道还不足。

(生读)

师:就在这最紧张的时候谁出来了?

生:小女儿杰奎琳。

师:她是怎么说的?

生:司令官先生……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师:你们觉得她这样说司令官会同意吗?

生:不会。

师:那你们觉得她怎样说司令官会同意?

生1:显得有礼貌一点。

生2:显得可爱一点。

生3:显得乖一点,娇气一点。

师:那么你们能用这种语气把小女孩的话读一读吗?

(生读)

师:司令官同意了吗?他是怎样说的?

生:当然可以,我家……小女儿。

师:小女儿成功地把烛台带走了,那么在她出来之前她会想些什么呢?她为什么要那样说呢?请大家结合当时的情境把小女孩当时的想法写下来。

课堂教学中的随文练笔,可以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但是这样的想象又是以文本为依据的,是合理的想象。在《半截蜡烛》这篇文章中,教师把小女孩出来前的内心活动作为切入点,指导学生练笔,可以使学生真正走进小女孩的内心世界,体会文章情感。这种补白式的训练对于阅读教学来说也起到了锦上添花的效果。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延续和发展,教师如果能找准读写结合的切入点,以读促写,加强对学生的练笔指导,就可以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使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日积月累,学生的写作水平定会有很大提高。

参考文献:

读后感格式模板 篇九

暑假里的一天,妈妈带我去武进图书馆看书,我读到了《论语》这本书。

我知道了孔子是古时候著名的大教育家、政治家、思想家。《论语》记录了很多孔子说的话,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帮助,其中有几句印象最深刻。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讲的是: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的体会和见解,就可以当老师了。孔子的这种学习方法很好,我们要在课后或回家以后复习一下当天学习的内容。通过复习可以让我们加深对新知识的印象,会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体会。以后我要天天复习,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谈到学习,小朋友们只认为向老师学、向书本学,这样我们学到的东西就非常有限。其实只要我们用心,随时随地都能学到东西,这样我们学到的东西都大为增加,就如孔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人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要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要引以为鉴,以利于自己改正。”这句话告诉我们:朋友或同学之间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学习别人的长处和改正自己的缺点。这句话写的真好,我们要好好读读。

学到了学习方法和态度,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孔子对流水的感叹融进了他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的感叹。用逝水象征时光的流逝——一种促人及时行动的紧迫感,一种生命价值只有在奋斗中才会现实的历史责任感都在一声叹息中流露出来,带给人生无尽的思考。“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时间是最珍贵的,我们要珍惜时间,好好的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我相信只有珍惜时间的人,才会拥有美好的明天。

通过学习论语使我懂得了许多做人处事的道理,更让我明白了很多关于学习和读书的方法、态度,真是受益匪浅。

读后感格式模板 篇十

假期,我读了一本名叫《历史的灵魂》的书,这本书让我知道了学习历史的方法,其中有几个章节令我感触很深。

从《历史的灵魂》这本书中我知道了历史是曾经发生的有意义的,并且进入了我们记忆中的事情。我从因与果:《络缌胡子与战争》中知道了研究历史就是研究原因,表面的原因就是最直接的原因,如果有最直接的原因就不必再去寻找更深划的原因了,这就是英国哲学家提出的“思维节俭原则”。 通过读《人能自由地创造历史吗?》我知道了滑铁卢大战中有一位元帅因不会随机应变,导致拿破仑失败。假如当时这位元帅不拘泥于拿破仑的命令他们就有可能赢得这场战争 。 我从中明白了做事不能死搬教条,要灵活,根据事的变动来调整自己的应对方法。我还从《怀疑还是相信》中懂得了“任何人用墨水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我们不应该盲目地相信历史,而应该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并不是所有历史都是正确的。就像伦敦的大笨钟一样,并不是每次报时都是很准确的,有一次因为一个油漆匠把油漆桶挂在了指针上拖慢了它的时间。怀疑还是相信?最重要的是以怀疑的,批判的精神去进行独立思考,不轻信也不盲从权威的结论或那些看起来是前人留下来的史料。我们要用怀疑的眼光去看一切事物。

阅读这本书的最后一个章节:《怎样成长为一个历史学家》,让我萌发了当一个历史学家的愿望,希望能早日去探索发现纷繁复杂,神秘有趣的历史。

读后感的写法范文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策略

杜甫有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的把指导学生读书与指导学生的习作有机结合气来,读中探写,写中求读,读写融为一体,不仅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而且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为此,笔者结合自身语文教学工作实践,对实效性读写结合教学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一、实效性读写结合教学的内涵及意义

实效性读写结合教学是指围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这一目标,而在教学中依托课本中的文章,结合学生的课外阅读,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是一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指导学生读书与指导学生的习作有机结合气来,读中探写,写中求读,读、说、写融为一体。叶圣陶先生说得好:“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智慧地把握两者结合的策略,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

写字、阅读、作文是一个系统。培养小学生识字、写字、阅读、作文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读写结合关系到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这一总体目标能否顺利实现。阅读具有吸收功能,为作文提供样式;作文具有表达功能,体现阅读的效果和水平。读写两者相辅相成,读是理解和吸收,写是表达和运用。吸收才有助于表达,表达的运用中又可以加深理解。阅读中指导学生作者分析、观察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虽有内化吸收、外化表达之分,但也有其共同点。两者都以生活为实践,思想认识为前提,语言文字为工具,学习顺序上都是从字、词、句、篇循序渐进的,两者是同步的。在这过程中,一定要千方百计帮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否则,一切都是过眼云烟,随风而散。因此,处理好读写的关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问题,读写结合是推进语文教育素质化的有效手段。

二、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存在的问题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而当前语文课堂教学广泛存在重阅读感悟教材中的“人文性”,而忽略了运用语言文字即“工具性”的培养和训练的现象。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听、说、读、写并重,而我们的阅读课程重读轻写,忽视读写结合,以为写是作文课的任务,这是严重的认识上的失误。语文教学中,教师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习作的能力总是不尽人意。因此许多家长把孩子送到课外作文班补课,以求提高写作水平。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思:我们的语文教学如何处理好阅读教学和习作练笔的关系,以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呢?

三、实效性读写结合教学的策略

读、写同处于小学语文教学这一系统的过程中,具有统一的辩证关系。指导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写作的因素,把阅读的过程看作一个双向的理解过程,把读的因素和写的因素对应起来。阅读的过程是观察、思维、理解、吸收的统一,作文的过程是观察、思维、运用、表达的统一,但理解和运用的都是语言文字,要把理解和表达相结合,使读写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换,自然沟通、融为一体。实效性读写结合教学的基本要求,可以用“以读导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十二个字来概括。具体讲来,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着力:

(一)以读导写,于阅读中寻求吸收写作方法。

很多时候小孩子读书就像是小和尚念经一样――有口无心。有的学生抬头随口唱,有的闭上眼睛信口读,弄得口干舌燥,还是没有从书中受益。其实,造成这种情况,并不能埋怨孩子,主要还是做老师的没有给学生以正确的读书方法指导,学生只是机械的、被动的完成老师不值得两遍、三遍、四遍的读书任务,之于没一次读书想要得到什么他们十分的茫然。针对这一现象,作为语文老师应该意识到读的重要性,意识到学生的读书能力和习作能力的联系性。写自内而外的表达,读则是自外而内的吸收。在语文教学中,实际上读是文章作者的写的逆向活动过程。老师再指导学生读书过程中应细致的引导学生打开文章的字、词、句、篇等外在语言材料入手,像剥开竹笋一样,层层进取。读一次又一次的认识、所得、进展。在读书的过程中,由表及里的逐步把学生引入书中,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弄清作者的立意选材、谋篇布局的四路,在读中明白意义,探索写作脉络,积极吸收别人的长处。

编选入语文教材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不仅思想内容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而且表达方法也值得我们效仿。我们在备课过程中应多一个角度去思考:这篇文章在遣词造句上有什么特色?在巧妙构思、语言应用和表达形式上有哪些是学生可以学习和模仿的?挖掘出文本的“读写结合点”,指导阅读时在理解文本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基础上,巧妙地引导学生领悟表达方法,从中迁移并应用于学生的习作之中。

读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有初读、通读、细读、精读。指导学生的读书不能平均用力,随着年级的升高,阅读的速度要逐步提高,并把读的重心向后移,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一、二年级可以引导学生去认识、推敲作者一个词语用法的巧妙。在中年级就要引导学生用心去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运用的写作方法,如何去谋篇布局。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时,我首先放手让学生试读、通读课文,从而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西沙群岛的富饶的,接着引导学生细读课文,通过作者使用的语言文字真切的感悟到西沙群岛确实是一个富饶、美丽,物产丰富的好地方,作者把西沙群岛描写的这么美,是因为他对西沙群岛,对祖国深深地热爱之情。在此基础上重点指导学生精读课文,弄清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思想去安排材料的,如何按照“总――分――总”的顺序围绕中心展开写作的。作者在文章的开肉以简洁的语言高度概括了西沙群岛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继而围绕第一小节的内容展开材料和叙述,在详细介绍的过程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使语言更加生动、具体,中心句的使用使段落中的重点十分突出明了。在文章的截为作者再次用总的概括性的语言展望了未来,也集中表现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学生在反复回味精读课文,深思课文内容的过程中领会了作者的写作意图,理清了思路,学到了写作知识。更加重要的是学生能把自己在读书过程中学到的习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这册教材,第六单元的习作训练是“去学校的周围或郊外走一走,看一看,选一处你喜欢的景物,仔细观察,把你的发现写下来。”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无论是写校园中的美景,还是写他们熟悉的小花园,光明广场大都能用上课本中的写作方法,比如“总――分――总”结构形式的使用,围绕中心句来写一个意思,比喻句的使用让他们的语言更加丰富生动。

(二)以写促读,在于写作中引导学生自觉阅读。

“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是人们在写作过程中求读的真实的心理写照。为了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往往会调动起自己在读书过程中所获得的语言、知识的积累,有时绞尽脑汁回忆自己曾有印象的名篇名句,好词佳句。有时不得不悔恨自己读书的贫乏。因此,把写中求读的积极性与日常生活中的阅读教学结合起来,是十分必要的。从写作中找差距,激起学生的求读欲望。比如在学习日记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写观察日记,观察的内容可以是植物、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玩具,或者是日常的用品,并让学生把自己观察到的用笔记录下来。在开始的时候,学生一般只能写100-200字,而且形式死板,语言不够具体、生动。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想办法帮学生克服。在学习《雨》这篇课文之后,我提醒学生把自己的文章与《雨》做一下比较,并想一想如果自己去写“雨”将会怎样写?开始他们觉得作者写的也无所谓,看不到别人的长处。后来,在一场秋雨过后。我让他们去写了,然后进行了比较,这时学生都意识到《雨》这篇文章写作条理十分清楚,细致入微,比喻运用恰当形象,不仅用眼睛去观察,而且用耳朵去倾听,用鼻子感触,用心灵想象。后来,再让学生去写观察日记,他们在文章的观察顺序上、语言的运用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三)读写结合,融为一体。

读和写之间的关系要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的运用,使读和写互相促进。

1、结合阅读教学安排习作练习。作文教学应从学生的思想、生活、实践方面的实际情况出发,将阅读教学和写作联系结合起来。有时可以在范文教学前开展活动,先获取感性知识,而后读书,读了说,说了写;有时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以书示范,读了想,想了说,说了写;有时还可以先读书,后开展活动,通过学生的亲身体会实践,获取习作材料,而后再进行说和写的练习。比如在教学《爬天都峰》这篇课文时就可以鼓励学生把自己出去旅游时发生的,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拿出笔记录下来。学生就更加用心的再次去读书,有的孩子主动去报刊、杂志,以及自己手中的资料去寻找范文。这样他们有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写起来不会感觉太难。

2、点滴积累,经常安排读、写活动。“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读写能力是在日常的多种形式的反复训练中提高的。老师要在课堂上,在平时,多给学生创造读、说、写的机会。随着学生写的层次的提高,各种形式的说也要紧紧跟上:说课文大意,说对词语、句子的感悟,说对着这感情的体会,说自己学文后的敢想,以及各种形式的复述。在时间安排上读应该多于说,说多于写。学生说过的内容可以有选择的进行写的练习。比如用上几个词语写一段话,给课文续编结尾,写一写读后感。随堂小练笔的设计应该机动灵活,将读和写紧密的结合起来,调动了读和写两个方面的积极性,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了思维,使学生的想象纵横驰骋,能动表达。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提高。我国小语专家崔峦老师说“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读写结合能使学生阅读、写作两种能力相互迁移、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多形式的读写结合策略能有效地搭起阅读与写作的桥梁,引导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感受语言内涵,揣摩语言规律,习得语言技巧,提升语言质量,实现用教材教语文,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田本娜。提高小学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教育学术月刊。2008(01).

2.施玲英。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将作文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读与写。2008(02).

点击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